查看原文
其他

发热就验血?白细胞高就用抗生素?聊聊血常规的那些坑

郑 鑫 怡禾健康 2022-12-20

对家长来说,血常规一定不陌生。不少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看到医生的第一句话:


“医生,我想查个血常规,看看白细胞高不高、要不要吃抗生素?”


可是,血常规真的像想象中的这么简单,可以随时检查且容易判断么?儿童血常规和成人的一样解读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


01

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做血常规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血常规能提供什么信息?


血常规中包含的指标繁多,总的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 白细胞总数以及分类


这部分指标有时可以部分反映人体的免疫状态,用于辅助判断感染的病原体性质。


2.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这部分指标能很好地反映是否有贫血及其程度。


3. 血小板以及血小板的相关指标


血小板主要作用包括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以及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参与血液凝固。比如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可以形成血栓,进一步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所以这部分指标主要是用来判断有没有可能因为血小板异常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明确了血常规包括的主要内容,我们也就知道,当我们想要了解如下时(包括且不限于),可能需要血常规检查以辅助评估:

  1. 反复不明原因发热,辅助判断病原体;

  2. 评估有没有贫血?及其严重程度?贫血的类型?

  3. 评估有没有血液系统疾病?

  4. 评估有没有血小板数值异常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


02

什么时候适合做血常规检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明确病因是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查体结果综合来看,不能单凭一个血常规指标,血常规指标更多是起辅助判断的作用。


而判断某一个检查指标是否有意义,应该从这项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来分析,判断结果更多是概率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或者无的问题。


对于3个月以下的孩子,尤其在0-28天的新生儿这个年龄段,细菌导致孩子发热的比例更高,血常规用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发热判断的参考意义也更大。


根据2016年《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一般情况良好的病因不明急性发热新生儿发热12小时之后较12小时之前行血常规检查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更优,所以有时候不是越早做越好。


而对于更大一些的孩子,单纯血常规检查用来鉴别判断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的意义更有限。


所以,如果孩子精神状态看起来和平时差不多,一发热就匆忙到医院要求开血常规检查,这时候的检查结果敏感度和特异度都不高,不能反映真正的情况。


但是,如果3个月以下小宝宝出现发热或者小朋友精神状态欠佳萎靡,还是有必要到医院面诊一次,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03

直接依据血常规结果使用抗生素为什么不可取?


原因一:血常规参考范围因人而异


血常规的正常参考范围,孩子和成年人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年龄段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人,他们的白细胞检测数值都可能差别很大,例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是不同的。


所以,出于严谨的态度,某些医院会在血常规报告单后附上不同年龄段的白细胞参考范围;但大多数医院的血常规报告单,后面的参考范围却往往是针对成人的。


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则不能根据数值后的向上或向下箭头来简单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尤其在新生儿和婴儿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其白细胞的生理数值范围本就是高于成人的。)


简单地说,白细胞“升高”≠异常。


附:第八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婴儿和儿童血液正常值


原因二:生理因素也可能造成白细胞值的改变


尽管白细胞数值改变更常见于病理性状态(比如各种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坏死、血液系统疾病比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某些急性中毒,或者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药物的情况下),但是生理性因素照样可以引起白细胞的数值异常。


比如剧烈运动、兴奋激动、呕吐、餐后,以及成年人醉酒、女性月经前、妊娠、分娩等,都可能会导致白细胞数值异常。


因此解读白细胞升高时,也需要排除生理因素,避免误读。


可以这么说:白细胞升高≠生病


04

白细胞升高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多数老百姓、甚至某些少数医生都认为:如果白细胞高或者中性粒细胞高就是细菌感染,如果这些指标降低就是病毒感染。


所以有的家长甚至会主动要求查一下血常规,看看有没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从而决定要不要使用抗生素。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正如上面所讲,造成白细胞波动的原因远不止细菌感染,还有其他病理因素和生理因素。


比如呕吐的刺激就可能出现白细胞或者中性粒细胞暂时升高状态;而有的病毒感染状态也会导致这两项炎性指标的升高,比如柯萨奇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感染。


所以白细胞升高可能意味着细菌感染,也可能意味着病毒感染,甚至可能是身体的正常反应。因此,任何判断都必须结合孩子的症状、体征综合来看。


总结起来就是说:白细胞升高≠细菌感染


使用血常规进行疾病的辅助评估还是有意义的,但是直接脱离症状和体征去解读血常规的“懒人”模式并不可取。


如果因此而滥用抗生素,除了可能会带来抗生素相关的副作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升高,还可能会导致真正的病因被误诊,得不偿失。


进入秋冬季,孩子生病的情况更多了,我们也更可能会接触到血常规,希望本文能让家长对血常规有更多正确的了解。如果对孩子病情没把握,也可以在怡禾上咨询。


医学校对:

儿科林汉炼医生


参考文献

1. 尼尔森儿科学(第二十版)

2.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

3.《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参与调研,获取课程折扣券(100%有奖)

怡禾目前为大家提供着线上咨询、课程、会员等多样化的服务,成为会员,除了享用线上问诊8.8折优惠,还可以免费听120多个专栏课程。为了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服务大家,我们发起了这次调研活动,无论你是否怡禾会员、是否曾在怡禾平台咨询、是否购买过课程,或者只是默默地看我们推送,都欢迎参与本次调研


本次问卷只需要花1-2分钟,成功提交后即可获取课程折扣券,分别为7折课程券、8折课程券或者直减50元课程券(奖品随机发送),所有课程都可使用哦。


我们希望更了解你,改善我们的服务,为你、你的孩子和你的家人健康保驾护航。


扫码参与调研


点击问医生,可向医生咨询

(怡禾会员8.8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